close

農曆五月初一,是新莊地區(泛指大新莊區,包含五股、泰山、樹林與南三重、南板橋等)一個重要的宗教慶典:新莊地藏庵菩薩(也就是俗稱的閻羅王)生日。與農曆三月媽祖慶生的氛圍不同,新莊早期是個械鬥頻仍的地區,而閻羅王賞善罰惡,對於「好武」的早期居民而言,是比較有威嚇力的。所以「大眾爺」對於新莊,成了一種精神象徵。每年這一天,新莊地區總要熱熱鬧鬧地為祂祝壽、遊街一番!

 

 

 

 

慶典從農曆五月一日的『子時』開始,也就是前一天半夜十二點過後,居民們便會在自家門前設香案、迎接左右護法:范將軍與謝將軍的巡邏。大眾爺雖然『有求必應』,但祂也會『明查暗訪』並『賞善罰惡』,這天夜裡,兩名將軍帶著手下梭巡『五境』,斬妖除魔,維護此地平安!

 

 

 


這個夜裡的繞境儀式,這些年來已經隨著時代「調整」了;以往是一個隊伍繞遍新莊主要大街,大約需要三四個小時,在路現比較尾端的民眾往往等帶神明「駕臨」,會等到凌晨三四點。現在這些神像都有『分身』,三個隊伍分頭進行,各兩個多小時便可走完全程。

 

 

 

然而,夜裡的「迎暗訪」只是『前導』。重頭戲在當天下午。

 

 

 

民眾在新莊老街的慈祐宮前廣場,引頸等待遊街隊伍。

 

 

 

中午之前,新莊各地大小廟宇、眾神的隊伍會在地藏庵集結,依地區、兵分三路,吉時(午時)過後出發,讓沿途居民瞻仰慶祝、遊行祝壽。我們叫這個儀式為「迎熱鬧」!各家廟宇隊伍會準備糖果、繼光餅(一種甜甜圈狀中空的麵包,紀念明末將軍戚繼光而名)沿途發送,還會有平安符紅線等可以索取。其中,最搶手的便是大眾爺廟的餅,另外慈祐宮(媽祖)的也很受歡迎。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各家廟宇的隊伍,通常由敲鑼打鼓的車隊引導,後面跟著一群穿著打扮各具特色的「關將」們,接著有范謝將軍、武將或是牛頭馬面等不同神祇的大身,最後則是護衛主神的神轎鑾駕,一系列所組成。這些神祇身上的衣著服飾,手工精緻、色彩華麗,由強壯的男人在裡面撐起,昂首闊步的樣子顯得非常威武!遠遠的,看見不同的神祇大步走來,夾雜熱鬧的吹奏樂與鞭炮聲,真的會讓人亢奮起來!就這樣,一列列不同廟宇的隊伍走過,掀起一陣陣高昂的興致!

 

 

 

 

 

觀看「熱鬧」的另一個重點,在於這些『關將』們。臉上五彩斑斕、青面獠牙、色彩繽紛的關將,是傳統的宋江陣、八仙陣不可或缺的角色;他們通常從年輕未升學的青少年開始,在班子裡接受一連串的訓練,直到可以獨當一面,才能上場表演。獨挑大樑的角色通常給資深、或是有潛力的關將,稱做『關將頭』,他們臉上的油彩顏色更加豔麗、衣服更為複雜、舞步與架勢也更為凌厲。

 

 

 

以前都覺得他們很威風呢!

 

 

 

 

 

所有的神明經過各家大小廟宇,即使只是個神壇,都會停留一毀、讓關將、武將神祇表演一番,才繼續前進。這是一種對於路經對方地盤的一種尊重,也是一種敬意。我家斜對面正好是新莊最古老、有三百年歷史的廟宇——慈祐宮的所在,佔了地利之便,每年都可以看到較長時間的表演與致敬。當然,所有老居民、記者、文史工作者都知道這個道理,所以慈祐宮前總是人山人海,V8、各式相機爭相捕捉鏡頭,連小攤販也可以趁機大賺一筆!

 

 

 

 

 

今年新莊老街路線的遊行,全程大約持續了五個小時,一直到下午五點,『大眾爺』的前導吹奏、旗隊、舞獅和關將武將才現身,直到五點半鑾駕抵達慈祐宮門口,互相致敬之後離去,這個路線才算告一個段落。每當一個新的隊伍經過,我父母總會很興奮地跑出去,看看熱鬧,然後再進屋裡來,我笑他們說:『看了幾十年還看不膩啊?』,我媽回我:『人家迎了幾百年都在迎了。』震耳欲聾的鑼鼓喧天,血脈歕張的色彩刺激,還有喜孜孜地領到發放的繼光餅的愉悅;我覺得,看了二十幾年,愈看愈有趣呢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a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